我县54名入伍新兵今日启程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坚持创新,是不容易的事,每一次微小的创新背后,都可能经历无数的挫折。
签约仪式前,部分校董、校董代表出席了相辉堂厅堂冠名揭牌仪式,共同见证相辉堂郑裕彤剧场、王纪来厅、高山流水厅揭牌。许宁生在报告前特别感谢第六届校董在倾力襄助学校建设和发展,积极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密切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与合作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第六届校董会接力复旦大学建校110周年,校董们捐资兴学屡创记录。据悉,2019年以来,第七届董事会校董已签约支持8个捐赠项目,累计协议金额和实物捐赠超过2亿元。姚祖辉校董与2019级香港籍新生座谈,鼓励他们爱国爱港、努力学习、回馈社会。许宁生向2019年新签捐赠协议的校董颁发了捐赠牌。近五年来,学校谋划、部署、推进双一流建设,围绕双一流建设核心工作,全力向既定目标冲刺,学科建设迈出关键步伐,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研创新能级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服务国家作出新的贡献,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持续改善,资源保障和对外联络工作取得新成效。
这些场景都生动融入2019年新生开学季,成为开学季独特的风景线。会议由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董事会秘书长许征主持。抬首可见的横幅,校园飘扬的国旗,书着贺语的大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前夕,复旦大学四校区中处处洋溢着与祖国母亲同欢喜的振奋气息。
为讴歌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激励和凝聚全校师生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坚持立德树人固根本、改革开发再出发、建功立业新时代,9月29日晚,一场由30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的复旦大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歌会更将校内节前气氛推向高潮。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秉持着同样的决心,更多复旦人亦在不同领域修炼着自身,愿以自身所为,作最美最好的献礼。白日褪去,枫林校区学子的创意却更显夺目。
直至10月15日,师生们皆可漫步在迎接新中国、建设新大学、迈向新世纪、奋进新时代的四大主题篇章中,感受复旦伴随祖国繁荣而发展,伴随民族崛起而腾飞的历史轨迹,唤醒初心与使命。在此之前,由复旦师生原创的老校长大师剧《陈望道》在相辉堂面向2019级任重书院新生上演,700余名师生、校友等到场观摩,现场座无虚席。
与此同时,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见证者、开创者和建设者,有一批复旦人则在向00后本科生们讲述他们的青春芳华。在此前已陆续开展的活动中,朝气的身影们一一将自己于新中国成长的故事娓娓道来,或热血澎湃,或质朴动人,唱响了一曲曲送给共和国的赞歌。通过《新时代社会主义青年的人生奋斗与国家命运》和《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青年故事》等微课程,他们如愿以自身的理论宣讲实践为祖国母亲送上了庆生礼物,用青春向祖国告白。用青春活力向祖国母亲大声倾诉的火热气氛犹历历在目。
9月28日,第二届上海市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微课程比赛决赛在复旦大学开赛。今年,复旦大学通过推动建设70个党员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广泛动员党员深入基层,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实践育人氛围,引导学生党员深入社区、扎根上海、辐射全国,通过服务式学习提高党员身份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构建新形态的高校实践育人模式。近40段珍贵回忆,串联起一整出老一辈复旦人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故事。这一赛事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网络,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效率和覆盖率。
为传承爱国奋斗精神,以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坚定爱国之心,树立报国之志,复旦大学于今年4月起在学生中开展给00后讲讲共和国口述史实践项目,采访在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有所建树的领军者,复旦校史中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亲历者或见证人,及各行各业奋发有为、踏实奉献的普通人。三十多年来,感谢您的悉心培养,让我长大成人、学有所成。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越剧《红楼梦》)、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豫剧《花木兰》)、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黄梅戏《天仙配》)……一段段来自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戏曲经典剧目的名曲表现和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又一项面向70周年华诞的特别献礼。就在光华楼二楼志和堂,复旦大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展已拉开帷幕。
爱意流淌于唇边:多样形式诵咏家国深情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更早时候,复旦剧社根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生前感人事迹编排的原创话剧《种子天堂》更曾让许多人落下眼泪。以复旦和祖国共成长为主要线索,从我和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我建设到我的祖国我歌唱我的祖国我奋斗,历数建国七十年和复旦百年历史里镶嵌的爱国烙印,复旦人欢庆祖国华诞的心声融化在绵延四个篇章的婉转歌喉中。临近告白墙,青春告白祖国:看需求、悟变化、讲担当2019暑期优秀社会实践项目展示的红色展板不时引来师生驻足。由七十名新生组成的大型国旗方阵是本次拍摄的亮点之一。据悉,2019年复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通过对重点行业、基层民生、政府机关开展探访调研、志愿服务、实习实践等活动,实地了解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感知当前国情、体悟国家脉动,锤炼修为、服务社会,体现复旦青年的担当。
作为将于10月下旬举行的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师生合唱比赛的特别环节,从管理学院始,复旦各院系师生每日接力,以复旦大学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团团在复旦为平台,用视频形式带来了一首又一首动听的红歌,礼赞祖国、礼赞新时代从印尼来华留学的博士生黄燕萍是节目的表演者之一,作为华人,她表示唱这首歌时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感觉。
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以他为原型创作的舞蹈《望道》以直抵人心的力量赢得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复旦大学退休教工合唱团的老团长府寿宽和黄仲贤是所有表演者中最年长的两位,据他们介绍,合唱团中有28名团员参与了本次演出,平均年龄约为70岁。
在药学院程能能教授和生命科学学院宋艺演唱的《不忘初心》歌声中,复旦大学70年来的发展历程在大屏幕上一一呈现,2019年钟扬式好团队教师代表带来的一首共筑中国梦,共同将现场推向又一个高潮。府寿宽曾任高分子系系主任,退休后加入了合唱团,三年前已经退团,听说了这场歌会之后,毫无犹豫地决定复出。
学生观众武子枭非常钟爱这个节目,象征着五十六个民族同声相应,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为了呈现一场高质量的视听盛宴,艺术教育中心主创团队从7月就开始就投入到筹备工作中。身着五十六个民族的服装,在台上载歌载舞,为人耳熟能详的歌曲《爱我中华》被去年的一二·九歌会冠军、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唱团演绎得更具朝气和活力。在拉歌环节,他们接力合唱《大中国》《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我的中国心》《歌唱祖国》,揭开了我的祖国我奋斗的歌会篇章。
9月29日晚,正大体育馆内,复旦人欢庆的声音如浪潮般跃起,在红色和金色的海洋里欢腾。这会成为我工作生涯中的重要记忆。
上台之前,陆杨羽菲说:我想要送给祖国妈妈一朵世界上最好看的向日葵,祝祖国妈妈越来越美好。软件学院校友林海从彩排起就在正大体育馆观看演出,在他看来,整场演出编排紧凑,主持人经验丰富,表演者演绎到位,节目内容也非常贴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演出时,复旦第二附属学校小学部一年级的陆杨羽菲身穿红色连衣裙,站在一片金黄的麦田中领唱,在她的左侧,头戴向日葵发饰、身穿黄色纱裙的小朋友们手持扇子翩翩起舞,歌曲首章结束后,初、高中部的同学从两侧上台,共同唱响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为她幸福为她增光。
传统与流行并重,是歌会的一大特色。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其演唱方式主要为女声独唱或合唱,此次歌会上,主创匠心独运地改编为儿童歌舞的形式,由复旦大学附设幼儿园、第二附属学校小学部、中学部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共同演绎。鲜艳的巨幅国旗在全场传递,掀起了歌会的第一个高潮。在歌曲《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的改编独唱节目中,陈寅走上舞台一展歌喉,她身着的一袭白裙暗藏玄机。
儿童代表了民族的未来,用童声来演绎‘希望,这是我们对这首歌曲的新诠释。来华一年的古巴交换生张晓丽主动报名参演,她表示,很高兴能参加中国的国庆活动,中国人确实应该为国家的成就感到骄傲,中国对我来说就像一个美丽的惊喜,我爱中国。
全年龄段参与演出 倾心倾力筹备节目 让现场成为集体歌唱祖国的大联欢歌会的众多表演者中,有年逾八十、与祖国共成长的复旦老教授,也有稚嫩懵懂、要送给祖国妈妈一朵世界上最好看的向日葵的复二代小朋友。能够以导演和演员的双重身份参与进这场歌会,亲身为祖国歌唱,我感到非常幸福。
《我是一个中国人》是京歌合唱形式的表演曲目,由复旦二附校小学部、余音社和复旦大学留学生代表共同演绎。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